1 基础浇筑
任何楼房的建设都要遵循一定的步骤,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。在我国当前的混凝土施工行业当中,最为广泛使用的基础施工技术分成大体积、条形以及阶梯状这三种主要类型。在条形施工当中,施工员工首先用木板将未凝固的混凝土按照结构标记出来,每标记好一段就对该段进行施工,等该段混凝土凝固之后再进行下一段的施工。这种一层一层开展的施工方式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的成型与凝固,确保混凝土浇筑的高质量。有的建筑物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较高,必须要确保房屋建筑物保持一个稳定的整体。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建筑,施工单位要反复检查不同层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,确保不出现裂缝影响建筑物的正常功能。混凝土浇筑工作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,应当细化每一个步骤所需要达到的目标,通过一个又一个目标来达成最终的建筑物修筑。
2 利用剪力墙来浇筑建筑物
剪力墙的存在带给了混凝土浇筑新的方法,施工单位可以将流水线等浇筑方法运用到剪力墙的浇筑上,首先完成将一层混凝土浇筑上去,等其完全干燥之后再铺设另一层混凝土,一层一层的混凝土堆叠起来就成了剪力墙。在整个浇筑过程中,墙体的厚度要严格把握,避免由于墙体厚度不均而引起的混凝土裂缝出现。在整个浇筑工作的后期阶段,可以将已经出现的裂缝用混凝土填起来,降低裂缝的数量。有的剪力墙施工环境较为苛刻,由于建筑需要留出门和窗的位置,因此浇筑的过程不能停下来,还要确保剪力墙连接部位的接合紧密。所以浇筑工作的难度是非常大的。有的建筑物的墙体设有孔洞起到排水或是其他作用,对这种墙体进行浇筑的时候要保证高度的一定,并且在一个工序内完成所有的浇筑工作,避免浇筑时间过长导致裂缝太多。职工单位应当保证良好的振捣质量,避免振捣不足导致的混合不充分。剪力墙在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,因此其浇筑工作必须要保证较高的质量。
3 明确浇注位置,确保浇筑到位
钢筋是建筑物能够大规模承重的基础,也是整个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重点。所有的钢筋都应当按照设计图的规划来摆放,确保处在正确的位置发挥正确的功能。有的钢筋在施工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位移,施工人员要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,确保钢筋的正确安放。一个房屋最重要的位置是主梁,而主梁部位通常有大量的钢筋,支撑着主梁上方的建筑主体。这些钢筋多为粗钢筋,并且摆放顺序较为杂乱,因此要进行系统性地浇筑很有难度。施工方应当在浇筑开始之前就安排好钢筋的位置,确保浇筑工作的正常开展。
4 利用多重框架来开展浇筑工作
我国大部分房屋的结构以多重框架结构为主,这种结构有着水平与竖直两个方面的区别,不同方向上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也有一定的区别。还要重视柱结构与梁结构房屋的不同来具体地规划混凝土浇筑。